世外桃园
Would you like to react to this message? Create an account in a few clicks or log in to continue.

【转】让鬼吹灯和茅山后裔见鬼去吧

3 posters

向下

【转】让鬼吹灯和茅山后裔见鬼去吧 Empty 【转】让鬼吹灯和茅山后裔见鬼去吧

帖子 由 kuzikism 周三 三月 26, 2008 11:31 pm

——《鬼吹灯》、《茅山后裔》败笔之我见

  中国有句俏皮话,叫老和尚搬家——吹灯拔蜡,意思不用说了,想必大家都知道。

  轰轰烈烈的《鬼吹灯》,就在所有灯丝的殷切希望中,真的把灯给吹了。且不说这个曾经在网络上呼风唤雨的小说,其简单而无聊的结局,给广大灯丝造成的心理创伤有多大,单就故事本身的逻辑性与故事性而言,虽算不上不可救药,但评一个漏洞百出应该不算过分。

  现在有人多人用《鬼吹灯》与《茅山后裔》作比较,平心而论,我认为这两个小说没一个能看的,尤其是鬼吹灯,在情节、逻辑、文笔、细节、人物塑造这几个重要方面,以乱七八糟这个成语形容绝不为过,还有那个《茅山后裔》,很多人认为《茅山后裔》是“媲美鬼吹灯”,但在我看来,这两个作品根本就没有什么媲美不媲美可言,顶多是烂的类似而已。

  

  从情节方面而言,“毫无目的性”是鬼吹灯的第一硬伤。

  

  在《鬼吹灯》中,胡八一从事盗墓行业,可以说是毫无目的性,“为烈士遗孀募捐”的目的实在是牵强到了泥里,而且在后文毫无体现,不过到了后来,作者好像注意到了这个问题,莫名其妙的给主角加了个什么诅咒,号称人老了血液凝固云云,此后主角便开始为了解除诅咒而奔波,最后的结局不用我说了,实在是让人头疼。

  其次,鬼吹灯中大部分情节干燥的很,与题目《鬼吹灯》毫不相干,不但没有了鬼,甚至连灯都找不见了,取而代之的则是一大群无聊的动物,我是在起点中文网看的《鬼吹灯》全文,在VIP章节时,作者一旦提到什么狼王蛇王之类的,我便能提前预感到这一章的钱又白花了,还不如直接看电视看看赵忠祥同志主持的。

  从“野人沟”一章开始,大蝙蝠、大蜥蜴等东西便开始占据大量的篇幅,到了新疆,除了蛇、耗子之外,连植物都上了,到了云南,猫头鹰、蛇、食人鱼等动物又陆续登场,甚至史前生物都出来了,好不容易熬到了西藏,本以为在那种残酷的自然环境里总算能看人单练了,没想到又出来个大灰狼,还有一大堆蛇垫后,就连水里的鱼打架,也要搞上几千字,这不能不让人怀疑有凑字嫌疑,说实话,我真的希望作者在写作之余不要只看动物世界找灵感,就算没有鬼,多让大家看看灯也是好的啊!

  

  从逻辑方面讲,硬伤更是多不胜数,第一大硬伤便是“摸金校尉”这一职称的来源问题。

  

  首先,文中写道:摸金校尉是要经过拜师的,而且条件很苛刻,即使是搬山专家—鹧鸪哨都要经过与野猫的一番搏斗才能成为真正的摸金校尉。这种描述是符合中国民间一些行业的行规的,别说是盗墓,就连剃头修脚都有严格的拜师之说,所以说,作者对鹧鸪哨经历的描写,还算比较可信。

  但,可能就连作者自己也没注意到,对鹧鸪哨经历的描写,虽然加强了盗墓这一行业的历史厚重感,但却给自己挖了一个永远也跳不出来的无底洞:主角胡八一与第一副主角王大胖子的师傅是谁?这两个人怎么就莫名其妙的成了摸金校尉了?

  胡八一的爷爷就是个半路出家的风水先生,留了半本书给孙子,且不说风水学博大精深,半本书是否能学到观山窥海的程度,单就师承这方面而言,《鬼》就很难自圆其说。

  

  文笔方面就不便细说了,太假是第一,虽说已经改革开放了,但胡八一和王胖子时不时总是回味那些文革时期搞批斗时才有的豪言壮语,实在是让人浑身起鸡皮疙瘩,我可以理解作者想搞活气氛煽煽情调的心理,但实际效果实是在让人难以接受。

  

  粗糙的细节描写,一直是鬼吹灯从头到尾的灾难,可以负责任的说,盗墓者的经历,基本上就是盗墓者逃跑的经历,除了驴蹄子以外,主角的基本功就只能说媲美刘翔了。

  叹息之余,相信有一部分读者对驴蹄子仍报有一种侥幸,希望主角能凭借无所不能的驴蹄子有所作为,但直到最后,驴蹄子的唯一功效似乎只能点着了熏蚊子。

  从头到尾,主角无不在像马戏团一样走南闯北的表演空中飞人和胸口碎大石,依靠着一种为了情节而情节的侥幸,逃脱了一次次难以想象的灭顶之灾,书中仅有一次详细的细节描写,便是主角在云南所经历的“黑洞”事件,虽说这个“黑洞”,从其构成原理及应用效果等角度讲,的确能够看出作者下了功夫,但可惜的是,这唯一的细节描写显然与其他内容的真实性落差太大,称其败笔在所难免。

  

  人物形象的空洞,可谓是鬼吹灯的最大败笔,以《鬼》中最受爱戴的王凯旋王胖子为例,此人给人最大的印象就是一无大脑、二无理性、三无良知、四无文化,典型的有勇无谋混吃等死型。

  首先,此人一心只想升棺发财,毫无主见,在整个故事中没有任何建设性的作为,其次,其作为第二主角,从刚一登场直到最后挂掉,一直没有显露出除贪财之外的第二性格特征,谁也不恨,谁也不爱,很难想象,这样一个有姓名但无血肉的干尸,竟然会成为《鬼》中人气最旺的形象,莫非真的是矬子里拔将军?

  

  总而言之简单来说,鬼吹灯好比一本流水帐,没头更没尾,没心更没肺,俨然是卖艺文学的代表。

  

  再看《茅山后裔》。

  这本书的作者叫“大力金刚掌”,所以我是抱着看搞笑笑说的心情看的第一眼,最后虽说不至于哭着看完吧,但说句实话,心情也是不怎么好。

  

  情节方面,《茅山》比《鬼》倒是强一点,但编的太没谱了,堂堂茅山、全真两大派,竟然就剩了一个半死不活的老道在农村挨斗,就凭这一点,就能看出作者的无知与幼稚,这种为了情节而情节的背景设定除了让人哭笑不得之外没有任何意义,还有一点不知道算不算是硬伤,茅山本在江苏,然而后裔却跑到天津农村安营扎寨去了,不知道作者是否就是天津本地人,懒得查资料图方便呢?

  再有就是书中那些复杂的风水学道教原理,也不知道是真是假,写的还挺邪乎,难得作者的一片赤诚,但对不起的是,但凡看到这些大篇幅的原理介绍,我都是以一目十行的速度预览过去的,大家是来看小说的,不是来学风水道术的,希望作者能把心思用在真正的情节上,不要把那些可有可无的东西写的如此细腻,两个字,不看。

  

  从逻辑上讲,《茅山》的主人公就如同程咬金一样,前脚刚跟孙悟空打起来,后脚就能碰见唐僧念紧箍咒,命好的不得了,虽然单田芳老爷子说过,无巧不成书,但这巧的也太巧了,整个故事就如同一条高速公路,速度是有了,但景色却看不清了,拜托作者,能不能给点弯道让司机同志提提神呢?

  另外,跟鬼吹灯一样,茅山在逻辑上也有一处巨大的硬伤,甚至可以说是常识上的硬伤,老刘头家挂着李思训的画,连董其昌的真迹都差点用来当铺桌布,这样的家庭竟然改革开放后还在住单元房,老刘头竟然就放心把手无缚鸡之力的媳妇一个人扔的家里自己跟师弟去冒险且一走就是几个月,拜托作者不要以为大家生活在西岐,夜不闭户的年代已经一去不返了,姬昌老爷子已经挂掉几千年了。

  在细节描写上,《茅山》确实是下了功夫的,但美中不足,这种功夫下的太假,太空。

  首先一点,主人公在施法的同时,总是莫名其妙的引出一段历史渊源,讲述此法术古代谁谁用过,什么原理等等,一来影响阅读,二来总让人感觉主人公此刻是个说书的,面临强敌时忽然摆起了说书案子,开始白话,本来紧张的情节,让他这么一白话,也成电大课程了。
kuzikism
kuzikism
挚朋好友
挚朋好友

帖子数 : 212
注册日期 : 08-03-22

返回页首 向下

【转】让鬼吹灯和茅山后裔见鬼去吧 Empty 回复: 【转】让鬼吹灯和茅山后裔见鬼去吧

帖子 由 ymcaok1 周四 三月 27, 2008 12:01 pm

吃饱了就骂厨子,至少看的时候觉得挺过瘾的,写这篇文章的是混蛋,让他自己写个试试!
ymcaok1
ymcaok1
挚朋好友
挚朋好友

帖子数 : 61
注册日期 : 08-03-22

返回页首 向下

【转】让鬼吹灯和茅山后裔见鬼去吧 Empty 回复: 【转】让鬼吹灯和茅山后裔见鬼去吧

帖子 由 梦醒了 周五 三月 28, 2008 9:16 am

反正我看了~~
梦醒了
梦醒了
挚朋好友
挚朋好友

帖子数 : 167
注册日期 : 08-03-22

返回页首 向下

返回页首


 
您在这个论坛的权限:
不能在这个论坛回复主题